美国东北大学校长Joseph E. Aoun,2017年出版了新书《防范机器人: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》(Robot-Proof: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),书中他认为,在接下来的20年中,有多达一半的美国就业机会将处于风险中。一旦机器可以自我编程,那么未来教育就要研究并教授什么是智能机器永远无法学会的,比如系统性思维(Systemic thinking)。Aoun指出,只有整合数据、技术和人文素养,我们才能成为机器人的领袖。
技术在革新,教育亦面临挑战。面对全球化发展趋势,2016—2018年连续三届 “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”,请到全球顶尖专家学者来对未来教育发展做出预测、解读。目前,参与高峰论坛的34位专家们的精彩发言已被整理出版为 《培养国际化人才:家庭教育的作为》。我们节选书中精彩部分,结合论坛现场照片,以读书笔记的形式,编写成系列文章,分期呈献给大家。今天这篇让我们先来讨论未来教育将如何发展。
左起:胡敏、孙云晓、尹后庆、Andreas Schleicher、张力
教育孩子,不为过去,而为将来
“知识在这个时代仍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,仅有学科性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。孩子学习数学公式很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,培养孩子像数学家一样思考。”
——〔德〕 Andreas Schleicher
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
阅读不再是为了“汲取”知识而是“构建”知识
向日葵笔记
科技高速发展,面对各种挑战,我们教育孩子,不是为了过去,而是为了他们的未来。以往,我们从书本上获取知识,知道什么是对的,什么是错的。而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,信息的筛选要靠我们自身去判断。阅读也不再是简单地汲取知识,而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。如何构建?前提是具备应对任何环境的核心能力,PISA之父Andreas Schleicher为我们提炼出了以下三点:
- 认知方面的能力——创造性思维、批判性思维
- 社会和情绪方面的能力——抗压性、同理心
- 孩子的能动性——他们是否能够主动去做些什么
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,仅仅拥有知识是不够的,如何利用已有知识去做事情,才是我们要真正关注的。因此,父母着力培养孩子应对不同文化环境的核心能力尤其重要。这些能力能够帮助孩子判断、分析信息,理解不同文化,有益于他们成为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青年。
科学教育替代经验教育
“科学才是家庭教育的罗盘。家庭教育要实现从经验到科学,就会经历一个从个体走向团体,从感性走向理性,从未经检验到经过检验,从有对有错到基本正确的过程。”
——朱永新
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、副秘书长
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
家庭教育,要用科学取代经验
向日葵笔记
对于家庭教育来说,大数据时代,像上一代那样根据经验做父母已然不适用了。运用科学手段,掌握事实真相,有利于家庭及学校教育的开展。为此,朱永新教授为我们列举了用大数据得出来的,关于家庭教育的三个研究结论:
- 上不上学前班,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影响
- 成绩优秀的学生中,择校生和就近入学的学生所占比例没有显著差异
- 课外班并不能整体提升孩子的学业水平
可见,一些父母眼中的“常识”被大数据证明是无效的。孩子不会输在起跑线上,名校亦不是特效药,课外班也不见得能让孩子成绩提高。如果父母试着跳出原有经验,多了解教育界的最新研究进展,无疑会给孩子的未来提供更为正确的发展方向。
知识为本教育转为核心素养教育
“我们要把以‘知识为本的教育’转变为‘核心素养为本的教育’。如果父母能够跳出着眼于当下知识掌握的观念,转向面向未来的素养培养的观念,支持学校开展的各种学科活动和跨学科课程,就能够在学校和家庭层面形成一个良好的核心素养培养的环境,致力于共同提升孩子面向未来的能力。”
——尹后庆
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、上海教育学会会长
前上海市教委副主任
人的培养离不开教育,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
向日葵笔记
当下,学校教学最基本的形式依然是以“知识灌输”和“技能训练”为主,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无疑是不利的。那么,到底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要关注什么?尹后庆会长总结出了以下五点:
- 问题化学习,让学习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发生
- 情景化教学,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实现教学目标
- 单元设置,既强调学科知识单元,也要强调生活单元
- 开展学科活动,配合学科学习
- 落实核心素养,要关注跨学科课程的设计
对于培养未来核心素养,学生要学习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,运用问题化学习的策略,不断发现问题的同时不断建构自己。此外,学校在课程设计上要有连续性,强调“单元”的概念,无论是学科知识单元,还是学生的生活经验,让学生能将所学应用到真实生活当中。
父母如果了解到未来学校教学模式可能改革的方向,将有助于学校家庭在教育中的互相支持、配合,有益于学生保持在学校、家庭成长发展的一致性。终身学习覆盖终身教育
“进入21世纪以来,国际组织的政策文本愈发倾向以终身学习(Lifelong Learning)覆盖终身教育(Lifelong Education)。从现在起到2030年的全球教育走势,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在寻找教育公平性、增强教育有用性、提升教育质量。”
——张力
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
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
20世纪70年代以来,在全球范围差不多每十年就有一次同教育与学习相关的“革命性”变化
日葵笔记
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,贯穿于人的一生的,持续的学习过程。换句话说,学习这一概念要比教育的范围更为宽泛。不仅孩子要坚持终身学习,父母在家庭教育中,也要起到终身学习的示范。如此,我们才能构建一个学习型社会。为此,未来我们国家要迈向一个基础教育足够坚实,往上的高层次教育要保证多元,全方位满足大家学习需求的社会。
父母以身作则,做终身学习者
“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,你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。你希望孩子热爱阅读,先自己认真读书;你希望孩子热爱运动、交友广泛,可以带孩子去爬山去打球,或者自己保持健身的习惯;你希望孩子将来懂得如何爱人、家庭美满,那你就先好好去关爱自己的爱人,让孩子在你身上学会爱人的方法,让孩子成长于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。”
——胡敏
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兼CEO
孩子要在家庭教育中养成最基本的核心素养,为此,父母要做有远见的终身学习者
向日葵笔记
新航道的一位学员家长,在女儿留学加拿大、美国的三年多里,抓住一切机会学英语和法语,保持跟女儿的学习和生活无障碍沟通,她这样总结自己:“在陪伴孩子向前奔跑的过程中,我不想简单粗暴地做一个高高在上的驱使者、鞭策者,不想只做督导和看客,我要求自己是一个陪跑者。在陪跑的过程中,我能更深程度地理解体会孩子的苦与乐,会倍加珍惜她的每一个点滴的进步。” 这位妈妈,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终身学习者的家长典范。
家庭,是孩子的第一个天然团队。在这个团队里,首先,父母可以在家庭里营造书香氛围,成为孩子阅读路上的亲密伙伴,一起读书讨论,既收获知识,又锻炼了孩子的沟通交流能力。其次,家庭是一个及其亲密的组织,内部遇到矛盾,父母要先学会如何沟通和处理,孩子才能知道如何积极应对类似的问题。再是,父母如果能以身作则,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和对学习的热情,做终身学习者,陪伴孩子一起成长,孩子在成为国际化人才的路上才会有队友,有支持,有动力!
看了这5位教育家的精彩观点,您是否对陪伴孩子学习与成长有了新的认知?如果想了解更多未来教育,敬请阅读《培养国际化人才:家庭教育的作为》。
该书汇集包括上述5位在内的34位全球顶尖学者与专业人才,全面解读国际化人才培养热点话题——全球胜任力、核心素养、人工智能、国际榜样、校长视角、中国式家庭如何与国际接轨。这本书也是我们“向日葵读书会”的8月推荐图书。
8月推荐图书
每月读一本好书成为孩子眼中爱读书的爸妈!
参与方式
- 读过推荐的图书和文章,有所感悟,在文章后评论并参与讨论。
- 或将感悟写成文章发给我们。一旦采用,即有稿费!投稿邮件地址:nc-jtjy@xhd.cn。
- 如果您的评论点赞数最多,或文章被采用,将有机会成为本月最佳“向日葵爱读父母”,获赠下月推荐图书一本!
(统计周期为文章发布起一个自然月,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所有。)
整理:黄小芮(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)
审稿:李若曦(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)
责编:张 璋(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)
本文由“向日葵国际教育”独家发布,请关注“向日葵国际教育”微信公众号。欢迎个人转发分享,其他公号转载,或发送邮件至nc-jtjy@xhd.cn获取。
暂无评论内容